趙夜白,沉香山館主人,別號清鄰小筑。河北人,客居成都。
四川巴蜀書畫院院長、成都蓉社畫院、四川內江張大千紀念館特聘畫家、成都詩婢家畫院副秘書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九三學社社員、四川省省青聯委員、上海張大千研究會會員、成都工筆畫會理事、內江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出版有《清鄰詩稿》《趙夜白書畫集》《玉壘浮云》《蜀韻昌南》等。
展覽時間
2021年9月25日-10月25日
展覽開幕
2021年9月25日 14:30
藝術家
趙夜白
策展人
莊惠雅
展覽地點
匯泉北路177號寶墩書房F5數字美術館
主辦單位
錦江區文化館
錦江區圖書館
錦江區社區教育學院
錦江區沙河街道
匯泉路社區
協辦單位
藝術野瘋狂
承辦單位
錦江區文化館數字美術館
寶墩書房
夜白師從大風堂一脈,早前醉心于畫荷,并及山水花鳥,其作品漸有大千夫子的氣度,尤其是其題材、筆法、設色,每能見出夫子及溥王孫的影響。本次畫展,近半為人物畫,而這些人物畫,雖然傳統,但人物形態、表情乃至精細的五官,多有當代色彩,這大約就是他自己要的“泥古為新”。他在自序中說:所有的人,生恐墜入臨古的深淵,所有的師友都覺得泥古不容易走出來,然而我何曾想走出來,古之人,無論是否真臨摹都落款仿某家筆意,以為名正言順;大凡歷代所云五百年來一人者蘇趙張等,無不以古意為舉;不假丹青筆,何以寫遠愁。創新并非難事,而古法我卻深諳其美,這個平時曾多次講到,不足為外人道也。
無論課徒,畫畫,還是品茗,讀書,他安持在自我的境界里,超凡、出塵。見慣了一場文藝事宏大的呼朋喚友,夜白的個人畫展,低調得或許有些落寞。簡淡的天性背后,他相信有緣法的存在。曉便是曉得,來便是自然來。為此,他自嘲說:這許多年,出過無數不能滿意的冊子,也辦了不少不盡完美的展覽。粗糙的日子,卻是一個想活的不太粗糙的人,漸漸步入中年,也還是那個畏懼出席任何活動的離塵少年。
夜白對用顏色特別講究,有人曾評價這就是他自己的顏色。他遵循古法用礦物顏料一遍又一遍的進行染色,這樣的畫作顏色會熠熠生輝,不像普通顏料暗沉。中國的染色方法到元代突然就斷了,中國文化由原來的并非商業的貴族文化變成以后的明清時代的商業創作。在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國畫就是水墨的,簡單的人物畫,還停留在寫意隨性的文人畫上。他每次跟人講的時候致力于告訴別人傳統國畫不僅僅是想象的那種寫意的水墨的,中國人也會用顏色。
官方微信
如何關注微信
1.打開微信點擊"發現"
2.點擊"掃一掃"掃描左側二維碼
3.點擊"關注"